截至2017年12月,我國網民規模達7.72億,普及率達到55.8%,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.1個百分點,超過亞洲平均水平9.1個百分點。其中,手機網民占97.5%。
2007-2017年中國網民總規模及互聯網普及率走勢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截至2017年12月,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.53億,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占比由2016年的95.1%提升至97.5%。與此同時,使用電視上網的網民比例也提高3.2個百分點,達28.2%。臺式電腦、筆記本電腦、平板電腦的使用率均出現下降,手機不斷擠占其他個人上網設備的使用。
2007-2017年中國手機網民規模達7.53億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我國農村網民占比為27.0%,規模為2.09億,較2016年底增加793萬人,增幅為4.0%;城鎮網民占比73.0%,規模為5.63億,較2016年底增加3281萬人,增幅為6.2%。
2017年,我國個人互聯網應用保持快速發展,各類應用用戶規模均呈上升趨勢,其中網上外賣用戶規模增長顯著,年增長率達到64.6%;手機應用方面,手機外賣、手機旅行預訂用戶規模增長明顯,年增長率分別達到66.2%和29.7%。
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,5G、超級計算機、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、區塊鏈等新技術和新領域也得到快速發展。5G技術標準研發引領全球;超級計算機自主研發技術取得突破,我國已連續4年占據全球超算排行榜的最高席位;量子通信和量子計算進入發展快車道,量子計算機研究領域已邁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;區塊鏈技術探索和研發正在起步。
一、基礎資源保有量穩步增長,資源應用水平顯著提升
中國域名總數同比減少9.0%,但“.CN”域名總數實現了1.2%的增長,達到2085萬個。
網站、網頁、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與App數量等應用發展迅速,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自2014年以來連續三年實現翻番增長。
基礎資源保有量穩步增長,資源應用水平顯著提升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二、中國網民規模發展情況
1、中國網民規模達7.72億,互聯網惠及全民取得新進展
我國網民規模達7.72億,普及率達到55.8%,超過全球平均水平(51.7%)4.1個百分點,超過亞洲平均水平(46.7%)9.1個百分點 。
互聯網商業模式不斷創新、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加速以及公共服務線上化步伐加快,成為網民規模增長推動力。
2018年中國網民達7.72億,手機網民規模達7.53億,農村網民規模2.09億,手機網民占97.5%。
2018年中國網民規模預測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、手機網民占比達97.5%,移動網絡促進“萬物互聯”
臺式電腦、筆記本電腦、平板電腦的使用率均出現下降,手機不斷擠占其他個人上網設備的使用。
以手機為中心的智能設備,成為“萬物互聯”的基礎,車聯網、智能家電促進“住行”體驗升級,構筑個性化、智能化應用場景。
全國使用臺式電腦、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較2016年底均有所下降,網民使用電視上網的比例達28.2%,較2016年提升了3.2個百分點。
全國使用臺式電腦、筆記本電腦及平板電腦上網的比例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三、中國網民應用情況分析
線下支付加速向農村地區網民滲透,農村地區網民使用線下支付的比例已由2016年底的31.7%提升至47.1%;
我國購買互聯網理財產品的網民規模達到1.29億,同比增長30.2%,貨幣基金在線理財規模保持高速增長。
網絡娛樂應用中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年增長率最高,達到22.6%,其中游戲直播用戶規模增速達53.1%,真人秀直播用戶規模增速達51.9%。
與此同時,網絡文化娛樂內容進一步規范,以網絡游戲和網絡視頻為代表的網絡娛樂行業營收進一步提升。
共享單車為2017年下半年用戶規模增長最為顯著的應用類型,國內用戶規模已達2.21億,并滲透到21個海外國家。
網約車方面,《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》施行以來,各地網約車企業分享客戶資源進行跨界營銷推廣。
2017年,我國在線政務服務用戶規模達到4.85億,占總體網民的62.9%,通過支付寶或微信城市服務平臺獲得政務服務的使用率為44.0%。
我國政務服務線上化速度明顯加快,網民線上辦事使用率顯著提升,大數據、人工智能技術與政務服務不斷融合,服務不斷走向智能化、精準化和科學化。
2017年電子商務、網絡游戲、網絡廣告收入水平增速均在20%以上,發展勢頭良好。其中,1-11月電子商務平臺收入2188億元,同比增長高達43.4%。
網絡游戲產業在移動化、國際化、競技化方面表現突出。網絡廣告市場進一步成熟,市場結構更加趨于穩定。
中國網民應用情況規模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中國網民應用情況規模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四、、中國上市互聯網企業發展情況分析
截至2017年12月,我國境內外上市互聯網企業數量達到102家,總體市值為8.97萬億人民幣。
騰訊、阿里巴巴和百度公司的市值之和占總體市值的73.9%。上市企業中的網絡游戲、電子商務、文化傳媒、網絡金融和軟件工具類企業分別占總數的28.4%、14.7%、10.8%、9.8%、5.9%。
截至2017年12月,中國網信獨角獸企業總數為77家。北京的獨角獸企業數占比為41.6%;上海的獨角獸企業占比為23.4%;其他分布在杭州、深圳、珠海、廣州等地。
第一梯隊中的電子商務和網絡金融企業分別占獨角獸企業總數的18.2%和15.6%,占據了主導地位;第二梯隊中的文化娛樂、汽車交通和第三梯隊中的智能硬件、在線醫療、人工智能企業均取得了快速發展。
中國互聯網企業情況
資料來源:公開資料整理
2017年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》的正式實施,以及相關配套法規的陸續出臺,為此后開展的網絡安全工作提供了切實的法律保障。高達47.4%的網民表示在過去半年中并未遇到過任何網絡安全問題,較2016年提升17.9個百分點。